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,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强化农业科技支撑。农业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和重要载体,其改造提升不仅是响应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,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、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步骤。那么,为什么要对农业园区进行升级改造呢?
2024年3月3日,定州市农业嘉年华项目在定州市东亭镇东庞村举行开工仪式。定州市东亭镇镇长邢佳、副书记李鹏、东庞村书记渠永峰、河北富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代表张伟、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小凡出席开工仪式并讲话,中农富通副总经理米志强主持。
设施园艺已发展成为多学科技术综合支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,以高投入、高产出、高效益及可持续发展为特征。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迅速,已成为世界上设施面积最大的国家,在保障农产品供应,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要树立大食物观,发展设施农业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”,“设施农业大有可为,要发展日光温室、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,推进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,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”。
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有关部署,为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,农业农村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、自然资源部制定了《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(2023—2030年)》。
产学研融合基地的创建应遵循实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总要求,要有“产业—人才—文化—生态—组织”五个主攻方向,从而形成高质量兴农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,使县域农民群众有更多最直接和现实的利益与日益增长的幸福感。
5月20日,以“科技农业创新、助力乡村振兴”为主题,北京科技农业产业诚信联盟、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承办的“2023京津冀科技农业项目推介会暨2023现代农业新技术、新产品推介交流会”成功举办。
发展乡村产业,最重要的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,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,以乡村资源、产业基础、人文历史等优势为依托,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的乡村产业。防止盲目跟风,避免形成“千人一面”的产业格局。基于此,总结了乡村开发的三大类型、九大模式。